1、[多选题] 员工培训的过程通常分为( )等阶段。摘要:1、[多选题] 员工培训的过程通常分为( )等阶段。A、培训需求分析阶段B、编制员工培训计划阶段C、实施员工培训计划阶段D、培训结果评价阶段E、不确定 2、[判断题] 人力资源供给数量与社会工资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A、错误B、正确 3、[判断题] “特性—因...
A、培训需求分析阶段
B、编制员工培训计划阶段
C、实施员工培训计划阶段
D、培训结果评价阶段
E、不确定
2、[判断题] 人力资源供给数量与社会工资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A、错误
B、正确
3、[判断题] “特性—因素匹配理论”是由帕森斯所创立( )A、错误
B、正确
4、[判断题] 人力资源数量,指的是构成劳动力人口的那部分人口的数量( )A、错误
B、正确
5、[多选题] 以下人员中,那些人员的供给相对容易预测( )。A、大中专院校应届毕业生
B、复转军人
C、职技校毕业生
D、失业人员
E、流动人员
6、[多选题] 人力资源思想的演进有四阶段( )A、传统劳动管理时期
B、权变管理时期
C、泰罗制科学管理时期
D、人际关系与行为科学管理时期
E、新人际关系与泛人力资源管理时期
7、[判断题] 工资水平越高,人力资源供给也越多;工资水平越低,人力资源供给也越少( )A、错误
B、正确
8、[判断题] 人力资源供给是已经开发的、马上可以投入经济活动的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劳动者与正在谋求职业者所具备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A、错误
B、正确
9、[多选题] 在以下哪几种情况下会提出员工招聘的工作( )。A、新组建一个企业
B、原有企业由于业务发展而人手不够
C、职工队伍结构不合理,在裁减多余人员时,需要补充短缺的专业人才
D、企业内部由于原有员工的调任、离职、退休或死伤而出现职位空缺
E、以上说法都不对
10、[单选题] 动机可定义为( )A、一种需要
B、是指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行为发生的内在驱动力和直接原因
C、一种目标
D、做事的动力
11、[多选题] 人事调整制度应包括( )。A、说明人事调整的依据
B、说明人事调整的审核权限
C、说明人事调整的程序
D、说明相应的移交手续即规定
E、说明人事调整的方法
12、[多选题] 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人的“聪明程度”。其要素或结构包括( )A、感知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E、认知力
13、[多选题] 人力资源是一种主体.客体兼于一身的颇为复杂的生产要素。其复杂性体现如下( )A、个人条件的多样性
B、个性人格的差异性
C、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D、人文背景的广阔性
E、心理的复杂性
14、[多选题] 最近几年提出的,越来越多的人把人力看作是人员素质综合发挥的作用力。认为人力资源是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 )总和A、体力
B、脑力
C、心力
D、能力
15、[判断题] 1935年美国学者沃尔什发表了《人力的资本观》,形成了人力资本理论( )A、错误
B、正确
16、[单选题] 对于员工而言,考核本身也是一种( )。A、威胁因素
B、压力
C、激励因素
D、限制
17、[多选题] 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的人事管理在下列哪些方面不同( )A、在组织中的地位不同
B、与员工的关系不同
C、工作的中心不同
D、管理人员不同
E、评价标准不同
18、[单选题] 现代意义上的人事管理是随着( )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A、工厂制度
B、资本主义制度
C、工会制度
D、工业革命
19、[判断题] 人力投资收益,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使之形成或者强化劳动能力而取得的经济回报( )A、错误
B、正确
20、[单选题] 人事管理理论把组织的员工作为一个( )来看待A、经济人
B、社会人
C、理性人
D、复杂人
21、[判断题] 知识,分为“一般经验”和“理论”两种( )A、错误
B、正确
22、[多选题] 影响行为的主要因素是( )A、个人因素
B、环境因素
C、文化因素
D、情景因素
23、[多选题] 人力投资项目分析分为( )A、人口生产投资分析
B、教育投资分析
C、人力保健投资分析
D、人力流动投资分析
24、[多选题] 能力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劳动能力包括( )A、体力
B、智力
C、知识
D、操作
E、技能
25、[判断题] 麦克利兰则认为,在人的生理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的基本需要有三种: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友谊需要( )A、错误
B、正确